Redis的 管道、事务、PubSub

发布时间:2021-11-15 17:11:43编辑:文明阅读(1056)

    此文档源自钱文品老师所著《Redis 深度历险:核心原理和应用实践》

    管道

    Redis 管道(Pipeline) 本身并不是 Redis 服务器直接提供的技术,这个技术本质上是由客户端提供的,跟服务器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

    Redis 的消息交互

    当我们使用客户端对 Redis 进行一次操作时,如下图所示,客户端将请求传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处理完毕后,再将响应回复给客户端。这要花费一个网络数据包来回的时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连续执行多条指令,那就会花费多个网络数据包来回的时间。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回到客户端代码层面,客户端是经历了写-读-写-读四个操作才完整地执行了两条指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现在如果我们调整读写顺序,改成写—写-读-读,这两个指令同样可以正常完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两个连续的写操作和两个连续的读操作总共只会花费一次网络来回,就好比连续的 write 操作合并了,连续的 read 操作也合并了一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便是管道操作的本质,服务器根本没有任何区别对待,还是收到一条消息,执行一条消息,回复一条消息的正常的流程。客户端通过对管道中的指令列表改变读写顺序就可以大幅节省 IO 时间。管道中指令越多,效果越好。

    管道压力测试

    接下来我们实践一下管道的力量。
    Redis 自带了一个压力测试工具 redis-benchmark,使用这个工具就可以进行管道测试。
    首先我们对一个普通的 set 指令进行压测,QPS 大约 5w/s。

    > redis-benchmark -t set -q 
    SET: 51975.05 requests per second12

    我们加入管道选项-P 参数,它表示单个管道内并行的请求数量,看下面 P=2,QPS 达到
    了 9w/s。

    > redis-benchmark -t set -P 2 -q 
    SET: 91240.88 requests per second12

    再看看 P=3,QPS 达到了 10w/s。
    SET: 102354.15 requests per second
    但如果再继续提升 P 参数,发现 QPS 已经上不去了。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这里 CPU 处理能力已经达到了瓶颈,Redis 的单线程 CPU 已经飙到了 100%,所 以无法再继续提升了。

    深入理解管道本质

    接下来我们深入分析一个请求交互的流程,真实的情况是它很复杂,因为要经过网络协议栈,这个就得深入内核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图就是一个完整的请求交互流程图。我用文字来仔细描述一遍:
    1、客户端进程调用 write 将消息写到操作系统内核为套接字分配的发送缓冲 send
    buffer。
    2、客户端操作系统内核将发送缓冲的内容发送到网卡,网卡硬件将数据通过「网际路
    由」送到服务器的网卡。
    3、服务器操作系统内核将网卡的数据放到内核为套接字分配的接收缓冲 recv buffer。
    4、服务器进程调用 read 从接收缓冲中取出消息进行处理。
    5、服务器进程调用 write 将响应消息写到内核为套接字分配的发送缓冲 send buffer。
    6、服务器操作系统内核将发送缓冲的内容发送到网卡,网卡硬件将数据通过「网际路
    由」送到客户端的网卡。
    7、客户端操作系统内核将网卡的数据放到内核为套接字分配的接收缓冲 recv buffer。
    8、客户端进程调用 read 从接收缓冲中取出消息返回给上层业务逻辑进行处理。
    9、结束。
    其中步骤 5~8 和 1~4 是一样的,只不过方向是反过来的,一个是请求,一个是响应。

    我们开始以为 write 操作是要等到对方收到消息才会返回,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write 操作只负责将数据写到本地操作系统内核的发送缓冲然后就返回了。剩下的事交给操作系统 内核异步将数据送到目标机器。但是如果发送缓冲满了,那么就需要等待缓冲空出空闲空间 来,这个就是写操作 IO 操作的真正耗时。

    我们开始以为 read 操作是从目标机器拉取数据,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read 操作只负 责将数据从本地操作系统内核的接收缓冲中取出来就了事了。但是如果缓冲是空的,那么就需要等待数据到来,这个就是读操作 IO 操作的真正耗时。

    所以对于 value = redis.get(key)这样一个简单的请求来说,write 操作几乎没有耗时,直接写到发送缓冲就返回,而 read 就会比较耗时了,因为它要等待消息经过网络路由到目标机器处理后的响应消息,再回送到当前的内核读缓冲才可以返回。这才是一个网络来回的真正开销。

    而对于管道来说,连续的 write 操作根本就没有耗时,之后第一个 read 操作会等待一个网络的来回开销,然后所有的响应消息就都已经回送到内核的读缓冲了,后续的 read 操作直接就可以从缓冲拿到结果,瞬间就返回了。

    事务

    为了确保连续多个操作的原子性,一个成熟的数据库通常都会有事务支持,Redis 也不例外。Redis 的事务使用非常简单,不同于关系数据库,我们无须理解那么多复杂的事务模型,就可以直接使用。不过也正是因为这种简单性,它的事务模型很不严格,这要求我们不能像使用关系数据库的事务一样来使用 Redis。

    Redis 事务的基本使用

    每个事务的操作都有 begin、commit 和 rollback,begin 指示事务的开始,commit 指示事务的提交,rollback 指示事务的回滚。它大致的形式如下。

    begin(); try { command1(); command2(); .... commit(); } catch(Exception e) { rollback(); }123456789

    Redis 在形式上看起来也差不多,分别是 multi/exec/discard。multi 指示事务的开始,exec 指示事务的执行,discard 指示事务的丢弃。

    > multi 
    OK 
    > incr books 
    QUEUED 
    > incr books 
    QUEUED 
    > exec 
    (integer) 1(integer) 2123456789

    上面的指令演示了一个完整的事务过程,所有的指令在 exec 之前不执行,而是缓存在服务器的一个事务队列中,服务器一旦收到 exec 指令,才开执行整个事务队列,执行完毕后一次性返回所有指令的运行结果。因为 Redis 的单线程特性,它不用担心自己在执行队列的时候被其它指令打搅,可以保证他们能得到的「原子性」执行。

    原子性

    事务的原子性是指要么事务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那么 Redis 事务执行是原子性的么?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特别的例子。

    > multi
    OK> set books iamastring
    QUEUED> incr books
    QUEUED> set poorman iamdesperate
    QUEUED> exec1) OK2) (error) ERR value is not an integer or out of range3) OK> get books"iamastring"> get poorman
    "iamdesperate”12345678910111213141516

    上面的例子是事务执行到中间遇到失败了,因为我们不能对一个字符串进行数学运算,事务在遇到指令执行失败后,后面的指令还继续执行,所以 poorman 的值能继续得到设置。到这里,你应该明白 Redis 的事务根本不能算「原子性」,而仅仅是满足了事务的「隔离性」,隔离性中的串行化——当前执行的事务有着不被其它事务打断的权利。

    discard(丢弃)

    Redis 为事务提供了一个 discard 指令,用于丢弃事务缓存队列中的所有指令,在 exec 执行之前。

    > get books(nil)> multi
    OK> incr books
    QUEUED> incr books
    QUEUED> discard
    OK> get books(nil)123456789101112

    我们可以看到 discard 之后,队列中的所有指令都没执行,就好像 multi 和 discard 中间的所有指令从未发生过一样。

    优化

    上面的 Redis 事务在发送每个指令到事务缓存队列时都要经过一次网络读写,当一个事务内部的指令较多时,需要的网络 IO 时间也会线性增长。所以通常 Redis 的客户端在执行事务时都会结合 pipeline 一起使用,这样可以将多次 IO 操作压缩为单次 IO 操作。比我们在使用 Python 的 Redis 客户端时执行事务时是要强制使用 pipeline 的。

    pipe = redis.pipeline(transaction=true)pipe.multi()pipe.incr("books")pipe.incr("books")values = pipe.execute()12345

    Watch

    考虑到一个业务场景,Redis 存储了我们的账户余额数据,它是一个整数。现在有两个并发的客户端要对账户余额进行修改操作,这个修改不是一个简单的 incrby 指令,而是要对余额乘以一个倍数。Redis 可没有提供 multiplyby 这样的指令。我们需要先取出余额然后在内存里乘以倍数,再将结果写回 Redis。
    这就会出现并发问题,因为有多个客户端会并发进行操作。我们可以通过 Redis 的分布式锁来避免冲突,这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分布式锁是一种悲观锁,那是不是可以使用乐观锁的方式来解决冲突呢?
    Redis 提供了这种 watch 的机制,它就是一种乐观锁。有了 watch 我们又多了一种可以用来解决并发修改的方法。 watch 的使用方式如下:

    while True: do_watch() commands() multi() send_commands() try: exec() break
     except WatchError: continue12345678910

    watch 会在事务开始之前盯住 1 个或多个关键变量,当事务执行时,也就是服务器收到了 exec 指令要顺序执行缓存的事务队列时,Redis 会检查关键变量自 watch 之后,是否被修改了 (包括当前事务所在的客户端)。如果关键变量被人动过了,exec 指令就会返回 null 回复告知客户端事务执行失败,这个时候客户端一般会选择重试。

    > watch books
    OK> incr books # 被修改了(integer) 1> multi
    OK> incr books
    QUEUED> exec # 事务执行失败(nil)12345678910

    当服务器给 exec 指令返回一个 null 回复时,客户端知道了事务执行是失败的,通常客户端 (redis-py) 都会抛出一个 WatchError 这种错误,不过也有些语言 (jedis) 不会抛出异常,而是通过在 exec 方法里返回一个 null,这样客户端需要检查一下返回结果是否为 null 来确定事务是否执行失败。

    注意事项

    Redis 禁止在 multi 和 exec 之间执行 watch 指令,而必须在 multi 之前做好盯住关键
    变量,否则会出错。

    PubSub

    前面我们讲了 Redis 消息队列的使用方法,但是没有提到 Redis 消息队列的不足之处,那就是它不支持消息的多播机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消息多播

    消息多播允许生产者生产一次消息,中间件负责将消息复制到多个消息队列,每个消息队列由相应的消费组进行消费。它是分布式系统常用的一种解耦方式,用于将多个消费组的逻辑进行拆分。支持了消息多播,多个消费组的逻辑就可以放到不同的子系统中。
    如果是普通的消息队列,就得将多个不同的消费组逻辑串接起来放在一个子系统中,进行连续消费。

    PubSub

    为了支持消息多播,Redis 不能再依赖于那 5 种基本数据类型了。它单独使用了一个模块来支持消息多播,这个模块的名字叫着 PubSub,也就是 PublisherSubscriber,发布者订阅者模型。

     PSUBSCRIBE pattern [pattern ...]
      summary: Listen for messages published to channels matching the given patterns
      since: 2.0.0
    
      PUBLISH channel message
      summary: Post a message to a channel
      since: 2.0.0
    
      PUBSUB subcommand [argument [argument ...]]
      summary: Inspect the state of the Pub/Sub subsystem
      since: 2.8.0
    
      PUNSUBSCRIBE [pattern [pattern ...]]
      summary: Stop listening for messages posted to channels matching the given patterns
      since: 2.0.0
    
      SUBSCRIBE channel [channel ...]
      summary: Listen for messages published to the given channels
      since: 2.0.0
    
      UNSUBSCRIBE [channel [channel ...]]
      summary: Stop listening for messages posted to the given channels
      since: 2.0.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

    PubSub 缺点

    PubSub 的生产者传递过来一个消息,Redis 会直接找到相应的消费者传递过去。如果一个消费者都没有,那么消息直接丢弃。如果开始有三个消费者,一个消费者突然挂掉了,生产者会继续发送消息,另外两个消费者可以持续收到消息。但是挂掉的消费者重新连上的时候,这断连期间生产者发送的消息,对于这个消费者来说就是彻底丢失了。

    如果 Redis 停机重启,PubSub 的消息是不会持久化的,毕竟 Redis 宕机就相当于一个消费者都没有,所有的消息直接被丢弃。

    正是因为 PubSub 有这些缺点,它几乎找不到合适的应用场景。所以 Redis 的作者单独开启了一个项目 Disque 专门用来做多播消息队列。该项目目前没有成熟,一直长期处于Beta 版本,但是相应的客户端 sdk 已经非常丰富了,就待 Redis 作者临门一脚发布一个Release 版本。

    还没有小伙伴评论,快来抢沙发啦~~!